幸福 SKY 傳媒
健康

嗅覺異常、睡夢動作多 恐帕金森氏症先期症狀

病友Andy(左起)、北醫神經內科葉篤學主任、「台灣帕金森之父」陸清松教授、病友林先生。(圖片來源:公關)

記者畢翠絲/報導

陳先生在52歲那年走路明顯變,手無力,連想從錢包拿錢、開車打方向盤都很困難,就醫發現確診帕金森氏症。事後回想,從40多歲起就有嚴重便秘問題,睡夢中身體不自覺動作很多,還有嗅覺異常,與太太至漁港遊玩,聞不到漁產腥臭味,原來這些都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,若能及早就醫、定期追蹤,就能延緩病情惡化。

昨(11)日是「世界帕金森日」,有台灣「帕金森之父」稱號的陸清松教授指出,近年帕金森氏症醫藥進步,目前健保也有給付緩釋型藥物,可以改善病友因藥效波動與減退而產生的「斷電(OFF)」現象和「異動症」,幫助控制疾病。病友若能及早發現,妥善控制疾病,人生規劃雖不同,仍然可以精彩生活。

健保統計,台灣二○二一年超過七萬人罹患帕金森氏症,「台灣帕金森之父」、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表示,當帕金森氏症病人出現動作障礙等典型症狀時,腦中黑質細胞已嚴重退化,只剩原來一半。但往前追溯,通常在確診前十年就可能出現非典型症狀。

陸清松表示,帕金森氏症可以細分為「典型」和「非典型」兩大類,前者為靜態顫抖、僵硬、動作慢等動作障礙症狀,大都單側先發病,約占八至九成,治療反應較佳。後者症狀包括,嗅覺喪失或異常、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、夢魘、情緒憂鬱、莫名腹脹、強烈便祕、夜間抽動症等,通常比動作障礙更早出現。

北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,陳先生在40多歲時常在睡夢中哈哈大笑,就是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,有些人還會拳打腳踢,在夢中上演全武行。

葉篤學提醒,養成運動習慣,每周至少二至三次有氧運動,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鐘,藉此促進腦部血液循環,幫助神經細胞獲得營養因子,減緩退化效果,降低帕金森氏症風險。

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包括:手放鬆時顫抖、走路時手不會擺動、站姿身體向前微彎、走路時一腳拖在後、步伐變小又常跌倒、懶洋洋做事沒動力、頸後或肩膀痛、刻意避開人群、音調變小或沙啞、寫字變慢且字變小。如果十項症狀中,出現三項,很可能已經罹患帕金森病,應盡快就醫檢查。

 

閱讀更多幸福好文,請至FB追蹤我們!

Related posts

一個都不能少! 對抗併發症守護小腳丫

happiness

每年丟近 5 億顆藥! 簡單 6 步驟處理家中廢棄藥品

網站設計

空姐蕁麻疹癢不停  醫揭治療趨勢免惡性循環

happiness

Leave a Comment

幸福 SKY 傳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