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Anthea
編輯工作,是從規劃議題到落板印刷的一條龍服務,需要多元能力才能勝任,也要隨時應對各式各樣的挑戰,包含數位化對月刊的衝擊。但只要應對得宜,編輯不僅能影響讀者,也能將挑戰化為全新的契機。
《常春月刊》總編輯李政純從小喜歡閱讀寫作,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出版社編輯財經書籍,雖然對財經議題較沒有興趣,但在1年多的時間裡,學習編輯、文字和出版的技巧,為之後在常春月刊的工作做了很好的累積。
編輯的工作有許多面向,總編輯是月刊的掌舵者,必須掌握年度的議題方向,每月主題也需配合時節與社會事件。例如九月重陽節就可以推出銀髮族專題,或是在新冠肺炎爆發時進行追蹤報導等;再者,總編輯是記者的管理人,必須尋找適合的專家、寫好訪綱發稿給旗下記者,收稿後則負責潤稿、修稿。編輯也是月刊的設計師,需負責落板和監督印刷作業。
編輯工作包羅萬象
一位優秀的編輯,李政純認為應具備七項能力。一、語言能力與寫作技巧。懂得將冗長或混亂的語句重新組織,使其簡潔、明確且易於理解。二、敏銳的觀察力。能夠細心的發現錯誤,並且保持內容、格式和風格一致性。三、抗壓性。編輯經常面臨緊迫的截稿時間,因此需要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,能在壓力下有效地完成任務。
四、溝通能力。編輯需與旗下記者、美編、受訪者,印刷廠等成員合作,要能清晰的傳達意見並協調不同的工作流程。五、跳脫框架思考。編輯要有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六、洞悉市場需求。能根據受眾的喜好進行調整,有助於創造出具吸引力和效果的內容。七、終身學習。時代趨勢不斷變化,編輯需保持開放心態,願意不斷學習新知。
編輯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人事物,由此吸收新的議題與知識,聽到報導改善了讀者們的生活品質,也會帶來成就感,但緊迫的截稿日期,可能導致長時間工作。李政純提到,臨時抽換議題是編輯最辛苦的時侯,由於月刊的議題通常在數個月前就已安排,但時事變化莫測,月刊須與時事接軌,總會需要臨時抽換議題。
如何在抽換議題後仍然趕上截稿日期,非常考驗編輯的溝通與應變能力;另一方面,面對嚴格的時間要求和品質標準,讓編輯工作充滿壓力,長時間注視電腦螢幕處理文字,也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和肩頸痠痛。
數位時代的挑戰與機會
數位時代改變大眾閱讀的管道與習慣,讓傳統媒體面臨許多挑戰,李政純表示,不免擔心無法及時了解新世代的工具和語言,但也從年輕世代身上學到很多。此外,雜誌受到數位化影響的程度與客群有關,關心健康議題的多為中老年人,閱讀習慣仍以紙本為主,目前《常春月刊》受數位化的影響也相較其他月刊小。
媒體平台眾多,每個平台的客群與使用習慣也不盡相同,透過多角化經營增加曝光度已是媒體人的必修課。《常春月刊》不僅在FB創立粉絲團,擁有超過三十萬追蹤,也經營Podcast節目《e聊健康talk》並將節目錄影上傳Youtube平台。
李政純表示,因為一直從事平面媒體,在Podcast領域算是新手,有別於傳統的廣播節目,Podcast有其獨特的魅力。Podcast節目宛如主持人邀請來賓至家中作客一般,對話較為輕鬆口語,即使出錯也無傷大雅,如何做出屬於自己的風格,與來賓在談笑間傳遞知識,是經營Podcast頻道的秘訣。
在《常春月刊》工作這些年,她從醫師與專家身上獲得許多知識,但長年接觸健康議題也擔心疾病隨時會找上門。李政純提醒,雖然我們無法控制遺傳基因,但可以透過運動及飲食來保持活力,活出健康的精彩人生。
閱讀更多幸福好文,請至FB追蹤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