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畢翠絲/報導
根據《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》資料顯示,肥胖每年約造成5百萬人口死亡,是全球第五大死亡因子;同時,根據《2017-2020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》,台灣肥胖(BMI≧27)的成年人約23.9%,相當於每4人即有一位肥胖者。
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,肥胖是造成身體能量失衡的慢性疾病。根據最新肥胖研究指出,無法抑制的食慾,與體重失控息息相關。當肥胖的源頭來自於熱量攝取大於消耗,飲食行為就成為了體態超標的關鍵因素。
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,最新研究針對「進食行為」與「能量消耗」,將肥胖劃分出四種型態:
- 飢餓大腦:必須吃下總熱量比別人多62%的食物,才能獲得飽足感,經常克制不了「嘴饞」。
- 情緒飢餓:焦慮感特別高,是其他族群的2.8倍,情緒進食是此型態肥胖的主因。
- 飢餓腸道:胃排空的速度比別人快31%,容易多量多餐。
- 代謝異常:基礎代謝率比別人低12%,造成熱量囤積。
相較於亂槍打鳥、使用錯誤方式,蔡明劼強調,找出「肥胖型態」並「對症下藥」,才是成功減重的關鍵。「揪出肥胖型態之後,研究更證實藥物減重的重要性。」蔡明劼表示,根據型態精準用藥的受試者,在長達一年治療後,減去5%體重者高達98%!總體而言,精準用藥的肥胖者一年平均可減去15.9%體重,而研究中的對照組在一年後僅減去9%。
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表示,目前已有最新口服減重藥物,可作用於大腦食慾中樞,服用2週後就開始見效,同時降低飢餓感、降低食物渴望,1年後平均可減去11.7%體重,幫助民眾從源頭解決肥胖問題,並有高機會有效維持不復胖,若搭配飲食、運動等行為改善,減重成效可望維持長達4年不復胖。
閱讀更多幸福好文,請至FB追蹤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