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 SKY 傳媒
健康

花大錢買保健品降膽固醇 醫籲錯誤迷思

三位醫師(左起吳彥雯、劉言彬、高憲立)共同提醒,高風險病患應節制飲食與飲酒,並保持規律運動,以控制血脂,促進心血管健康。(圖片提供:台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)

記者畢翠絲/報導

國民健康署2017-2020年的調查顯示,18歲以上民眾高達27%的人患有高血壓,11%有高血糖,高血脂的比例更高達26%,這些「三高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1.43至1.78倍。醫師指出,關於降低膽固醇普遍的迷思,包括「膽固醇降太多,對身體不好」或「傳說中某種保健產品,可降低膽固醇」等,目前無證據顯示可降低血脂,患者應配合醫囑積極治療。

台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理事長劉言彬表示,三高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「高血脂」,由於其症狀不明顯,且難以自我量測,造成患者在疾病防治上,更加困難。

膽固醇過高   增血管阻塞、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

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高憲立表示,低密度膽固醇(LDL-C)(俗稱壞膽固醇)數值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,隨著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改變,讓許多台灣人面臨膽固醇過高問題,也增加血管阻塞、中風及心肌梗塞等風險,成為健康隱憂。

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級包括輕度、中度和高風險等級,這取決於患者的年齡、病史、共病與疾病嚴重度等因素,而面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,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分級治療。在LDL-C治療指引上,目前國際間有多套指引,台灣已與國際接軌,將高風險患者的治療目標設定為低於55mg/dL。對於高風險患者來說,低密度膽固醇控制最好「小於55mg/dL」,而且愈低愈好,這有助於預防心血管風險再發生。

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提出警訊,台灣心血管死亡率顯著高於日本和韓國,若單純使用口服藥物治療「達標率」仍不理想,建議除了口服藥物外,能善用資訊系統輔助及考慮合併針劑藥物治療。目前最新國外研究發現,合併使用口服和針劑藥物治療,可增加達標率。

春節即將來臨,聚餐一攤接一攤,醫師們共同提醒,高風險病患應節制飲食與飲酒,建議選擇低脂肪、高纖維食物,避免油炸和高脂食品。同時,保持規律運動,如散步、健走或騎自行車,可以控制血脂,促進心血管健康。

 

閱讀更多幸福好文,請至FB追蹤我們!

Related posts

「腋」味飄出好感度降 濕耳垢為檢測指標

happiness

肉粽吃多成「肉重」 營養師揭享美食三大「粽」點

happiness

膝關節退化免驚 細胞層片移植修復找回行動力

happiness

Leave a Comment

幸福 SKY 傳媒